使用數位簽章、電子簽章簽約有效嗎?一文秒懂法律關鍵在哪裡

隨著科技進步,越來越多租賃契約不再只是以紙本形式進行,而是透過電子簽章或數位簽章完成。那麼,這樣的簽約方式在台灣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?根據現行法律,答案是肯定的喔。

 

合約不一定要紙本手簽才生效

根據台灣法律,合約是否成立的關鍵在於雙方意思表示是否一致,也就是「要約」與「承諾」是否契合。只要雙方達成合意,契約即成立,不一定需要紙本或親筆簽名;電子文件、通訊軟體,甚至口頭承諾都可能構成有效合約。

既然口頭契約都可能有效,為什麼多數人仍偏好以書面或電子方式簽約?原因在於舉證需求。《民事訴訟法》第277條規定,主張權利的一方需負舉證責任。相較於難以證明的口頭約定,書面或電子契約能清楚記載雙方的約定條款,成為日後發生爭議時的重要依據。

 

📜 延伸閱讀:租房是否一定需要合約?

 

簽名與蓋章在法律上具相同效力

許多人誤以為只有蓋章才具法律效力。事實上,《民法》第3條明確指出:「簽名與蓋章具有同等效力。」只要簽名或蓋章是當事人親自為之,即具法律效力。

甚至在某些情況下,若以指印或其他符號代替簽名,只要有兩位見證人簽名證明,也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換句話說,手寫簽名與蓋章皆可成立合約,並無優劣之分。

 

電子簽章與數位簽章的差別

  • 電子簽章:泛指任何以電子形式表達簽署意圖的方法,例如在 Word 或 PDF 文件上手繪簽名、插入簽名圖檔,或甚至是在電子郵件中的簽名欄。只要能夠識別簽署人身分,並顯示其簽署意圖,即具有法律效力。
     
  • 數位簽章:屬於電子簽章的一種,但使用更高等級的加密技術。數位簽章需透過憑證、公開金鑰與私密金鑰等機制,確保文件在傳輸過程中未被竄改。這樣的技術為文件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與完整性。

 

舉證仍是關鍵

無論採用哪種形式的簽章,實務上最大的挑戰仍在於日後如何舉證。當發生糾紛時,若無法證明契約內容、簽署時間與雙方合意的事實,權益將難以主張。

因此,務必確保簽署過程中留下完整紀錄與驗證機制(如簽署紀錄、IP 位址、憑證資訊等),以提高合約的可信度與法律效力。

 

結語

簡而言之,不論是電子簽章還是數位簽章,在台灣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簽約方式。真正的關鍵在於能否清楚證明雙方的合意,並在需要時提出足夠的證據。

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,這類簽約方式將越來越普及。但在使用時,仍應重視資訊安全與舉證能力,確保雙方權益獲得完善保障。

 

租哥小編
發布於 2025-06-22


您也會喜歡

Background Theme 3
得任意/不得提前終止契約的差別?租客能不能說不租就不租?房東能不能要求賠償?完整解析

租屋最常見的糾紛之一,就是「能不能提前終止契約」。租客會問:  「我還沒入住,可以不租嗎?」  「我現在不想租了,能取消...

Background Theme 2
租約期內,房東可以要求漲房租嗎?需要符合哪些合法條件?

租房子最怕的其中一件事,就是房東某天突然說:「下個月房租要調漲喔。」但房東到底能不能這樣做?能不能漲?其實要看「租約類型...

Background Theme 1
租客違反生活公約或社區規約時,房東能請租客搬走嗎?合法步驟一次看懂

在租屋的日常中,為了維持環境整潔、安寧與共同生活秩序,房東常會要求租客遵守所謂的「生活公約」,或遵守公寓大廈規約。但如果...